最近跟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许多博士都很在意第一作者。 但是很多高校的硕士博士在发小论文的时候,部分导师会要求自己做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学生做第二作者第三作者。还有一个问题说导师要通讯和第一作者,给老婆/老公挂二作,学生三作。 所以想请教一下各位博士,这是为什么呢,自己的一作真的那么重要吗,还是说导师一作自己二作在求职的时候含金量也是一样的呢? 还有,有些实验室老师一作给学生通讯,这种含金量一样吗? 感谢各位博士们的回答!!十分感谢 3月中旬,中南大学公布了最新一批拟聘教学科研人员名单,包括1名特聘研究员、1名教授、1名特聘副教授、3名“3+3”聘用教师和5名讲师。11名拟聘人员均来自于国内“双一流”高校或具有海外经历。 其中,“3+3”聘用教师、特聘副教授及特聘教授等新进教师,需满足相应岗位的学术水平要求,中南大学对其实行“积分制”评估,公开透明。根据绩分评估标准,单篇影响因子≥10的论文可积10分,一篇JCR1区的SCI/SSCI论文可积7分。 根据塔友亲身经历,8篇一区,学院只给特聘副教授,还需学校审核,不一定能成。另一个同学是8篇trans一区,加1篇非trans一区,被2个国家级项目要求吓退了。此外,还有塔友反馈,往年申请“3+3”聘用教师岗位者需累积到40分,“3+3”聘用教师达标后需PK,积分高者留下。 高要求也对应着高待遇。年薪+经费+编制+指标……不少塔友反馈中南大学的待遇在长沙的高校里数一数二。 点击图片查看职位详情 目前,金三银四的求职季刚刚过半,不少高校已经招到了心仪的人才。左边青塔人才右边收集了数十所高校的拟聘用人员名单后发现,并非所有的高校都如此“卷”。多位“双非土博”入职“双一流” 南京林业大学3月公布了一批专职辅导员拟聘用人员名单,从毕业院校上来看,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博士共计10人,有些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老牌985高校,此外还有3位拟聘用人员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
前几日,左边青塔人才右边也分析了现下博士毕业争相去当辅导员的现象,有编、没有“非升即走”、薪资待遇不算低、灵活转岗、双线晋升等原因,都使得越来越多博士在高校求职时开始考虑辅导员等行政岗位。(详情见:清北博士争当辅导员,不“卷”也不傻!) “双一流”高校并不偏爱海归 根据河南大学专任教师、宁波大学专技岗和上海大学的教师岗拟聘用人员名单来看,3所“双一流”高校招聘的海归博士占比都不高,此次河南大学招聘的33位专任教师中,只有2位毕业于海外高校。 985博士扎堆去高职、“双非”院校 3月中旬,浙江省人社厅公布了多个高校的拟聘用人员名单。塔子发现,作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聘用了两位985博士为专任教师,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学院招聘的岗位性质为事业单位报备员额内用人,受聘人员可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工资福利待遇。 浙江师范大学、宁波财经学院的拟聘用人员名单中也出现了不乏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85高校毕业的博士。 江苏的“双非”高校,也更青睐于985博士。在盐城师范学院公布的拟聘用人员名单中,3位教师均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其中有两位还毕业自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两所老牌985高校。 盐城师范学院招聘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岁,紧缺急需学科人员年龄还可放宽5岁,均纳入编制管理。 点击图片可查看职位详情 苏州科技大学招聘的3位教师中,两位毕业于海外高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的3位教师则有1名毕业于清华大学。宿迁学院招聘的21位专任教师中,大多来自985高校。 另外,湖北工程学院、黄冈师范学院、黄山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的拟录用人员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老牌985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 “卷”有“卷”的选择,“不卷”也有“不卷”的去处,希望塔友们20来年的苦读都能“修成正果”,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