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究竟去一线/新一线的大城市,还是要去三四线甚至「十八线」的小城市? 前者快节奏、或许几年的打拼便可以让你实现财富自由;后者则多了些稳定安逸,但拿到手的薪资待遇或许不会有非常大的涨幅。 坦白讲,塔子在毕业的时候也考虑过类似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也一定困扰过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恰好前不久塔子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了不少关于这一个话题的讨论,今天塔子就帮各位整理一些博士们的做法,希望能够帮助你坚定内心的想法。 01 大城市派 -知乎@匿名用户 我一个师兄当初毕业就去了某知名三线旅游城市。人才引进,140平房子一套,60万现金,两年副高,在医学院落实配偶工作。老板本来想把他留下,他提出诸如事多钱少升得慢等理由,老板也没办法,放他走了。一晃七八年过去,他早已副高数年,管着近20张床,手下带着两个小弟。同时作为科室的笔杆子,让他们骨科甩掉了院内“没文化”的帽子,又帮主任搞定了硕导,深得主任器重。 而和他当年同期毕业留院的博士,好些还在主治的位置上挣扎,过了35岁大限又没拿到国青,不得已走上支边援非的路子。 -豆瓣网友@愚愚愚 我老家是河北的,在成都读博,已经落户了。从上大学开始就在离家很远的地方飘着,对家乡已经有点陌生了。但是让我离开的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的朋友们也都各自飞走了,回去了很孤独。另外我比较看重精神生活,小城市比较匮乏,缺少交流对象。如果是石家庄,可能还会有回去的动力,我家这种小城市确实吸引不了我了。 -知乎答主@退休老头 很多人都遇到在一线城市打拼暂时买不起房的问题,考虑要不要回老家那个“小”城市去过轻松愉快的日子。他们说的小城市,往往有可能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发达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小城市也有,很少很少。房价低而稳定的小城市也不少,但这些地方可以说用不着博士,博士也不应该去那里浪费青春。 02 小城市派 -知乎答主@狂飙二号,C9本科、博士,在6个左边offer右边之间选择了三线城市研究所 三线城市的研究所是带编制的,我自己也想沉心解决一下实际的、重要的问题,所以只要研究所不是过于死气沉沉,我应该不会换工作,所以大城市所谓机会多好像没啥影响;而这个三线城市的教育很发达,房价也不高,24W的税后工资能保证一个很不错的生活;交通发达,离新一线城市很近,周末过去娱乐,或者寻求更高质量的医疗也很方便。 有的人会担心去一个小城市,会受到本地人情社会的影响,遭到不公或者各种麻烦的办事流程;或者因为政府能力、动力不足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但幸运的是,这一个三线城市的研究所很像以前的巨型国企,包括公积金、医疗等很多事情都自成体系,同时研究所在当地整体地位较高;再加上自认为比较懂家乡所在省的风俗与人情世故,所以感觉自己日常生活应该不会有太麻烦的事情。 综上,在分析自己与家庭条件后,我很幸运地能选择一个我自己特别喜欢、薪酬回报与预期生活不错、离家近而且可以主动“反卷”逃离大城市的工作。 -知乎答主@方生 二三线城市,或者去家乡的省会级城市,如果有合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岗位,以博士的学历背景,应该不难进入的。各个城市现在的硕博人才引进计划,目前还是一个窗口期,很适合高端但不是顶级人才的进入。因为一般那种留学的博士博士后都选择一线科研单位的多,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 而且可以搞副业,专业沾边的都可以搞。 -知乎答主@就爱大白菜 很多人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相似的,但大家角度立场和人生经验都各不相同,决定和选择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做。作为人文社科的土博,好不容易熬过小论文,熬完大论文,毕业曙光就在眼前,结果一场疫情让就业形势陡然严峻。我们也算是见证历史了。咬牙跺脚留在北京,就意味着背负压力前行,可以说我们是被牺牲的一代,父母可能会因为我们的选择有更好的医疗保障,下一代会因为我们的选择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人生的托底。但是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的生活质量肯定不如去二三线城市那么高。 去了二三线城市,生活轻松许多,工资房价比高于北京许多倍,但有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你身边的同类不会有一线城市那么多,那种无法融入的孤独感也挺难受的。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是在三线城市辞职读博的。 所以,这个问题还要看你的幸福感来源是更依赖于对未来的希望还是更着眼于当下的一饭一餐。 就像一个答主回答「北京应届博士生是留在北京拼命工作好呢,还是回到压力不大的二三线城市?」时所说的:“你说的这些所有应届毕业的博士都考虑过。因此当时我综合分析了一下,也纠结观望了很久,加上自己喜欢气候和生活环境更好的南方,于是决定了广东。” “希望你能做出内心的选择。”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