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前半段总是下雨,而且是排山倒海地下法,后半段高温,出门晒化了那种。但凡能窝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除了上班,谁乐意出门呢。 只有一个群体例外,那就是父母。 朋友家里两儿子,每天骑电瓶车接送孩子去暑托班,来回就要三次。下雨时淋一身水,天晴时热一身汗,就没个干的时候。 另一个朋友每天都要顶着日头送娃去游泳,也是每天不中断……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人肯如此毫无保留地为另一个人付出,大概也只有父母对子女了。 不过父母究竟能为孩子做到什么地步,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前两天看小花生网有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江西大专毕业,在上海开早餐店的男人,为了女儿读书,也是拼了,他决定考研。 男人的女儿名叫小雅,三年前刚上小学。 小学的话他女儿可以凭暂住证先上,可如果将来要留在上海中考就必须父母有居住证才行。 上海的居住证申请是积分制。规定至少120分才可以申请。 小雅爸爸在上海开了8年早餐店,一直有交社保,但因为社保基数交得比较低,所以只有25分,这就意味着他要拿到居住证,至少要考出一个研究生,加起来125分,刚好凑齐。 这不是个容易下的决定,因为小雅爸这么多年从没摸过书本,英语水平更是接近于文盲。有次一个小学生问他“car”是什么意思,他脱口而出说是猫。后来才知道闹了笑话。 这种水平要想考研究生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小雅爸还是选择了这条艰难无比的路。 一方面他听说上海高考的录取率要比老家高得多。 另一方面他曾看过一篇文章叫《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在星巴克喝咖啡》。 这文章我看过,鸡汤味很重,却深深打动了小雅爸,他想让女儿的起点能高一点,再高一点,为此他情愿蹲在地上做女儿的垫脚石。 小雅爸两口子开早餐店,一个月大约能赚1-2万的样子,听起来是不错,可那真的是辛苦钱。为了多赚点钱,他们主打卖早餐,也捎带卖中餐和晚餐,每天都要做足12小时。 没有时间背单词,小雅爸就把单词抄到厨房墙上,一边洗碗一边背单词。他还下了考研教学的视频和音频,包饺子的时候看视频,扫地的时候听音频,关了店更是抓紧时间学,一直学到晚上11点,凌晨4点又爬起来卖早点。 即便如此,他的基础毕竟太差了,临近考研两个多月的时候,小雅爸决定报一个考研培训班,全职备考。这就意味着他家早餐店只能暂时关门了。为了孩子的前途,小雅妈妈也同意了。 小雅爸报了一家外地的住宿制考研机构。两个月的房租、学费、生活费加在一起大概3、4万元,外加家里闭店的损失,考一次试,他们家至少损失了5、6万。 中年人拼起来,就没年轻人什么事了。 同宿舍考研的年轻小伙子,晚上还要打游戏,背水一战的小雅爸却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学。 可惜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收获预期的结果,2018年成绩出来,小雅爸总分过了国家线20分,英语和政治却差了几分,最后因为一分之差调剂不成,与研究生学历失之交臂。 结果出来后,这个汉子一宿无眠,第二天又买了考研视频,准备再战一年。这一次老天没辜负他,他终于考上了河北研究生。 据说因为他的励志故事,隔壁沙县小吃店老板也动了考研的念头。(难怪考研人数年年水涨船高,你根本不知道天天去买鸡蛋饼的阿姨是不是背地里也在考研) 欣喜若狂的小雅爸干脆带着一家人去河北,女儿读大学旁的小学,爷儿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遗憾的是,因为疫情关系,小雅爸不能在寒暑假打工挣钱。他们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先把上海的社保停了。 生在上海,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小雅爸为了让女儿留在上海读书所付出的努力。 我也不知道最终小雅能不能留在上海读书。社保断交后又要3年才能凑满积分,就算凑满了也要排队,125分能排上不知猴年马月了。但是这股拼劲真的是令人动容。 说个有些令人心酸的笑话。 年少的时候,我们总被父母鞭策着要努力读书。 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喊破喉咙,苦口婆心的爹娘难道还少吗? 可愿意为父母刻苦学习的又有几人? 三十之后,为了孩子读书倒是有了头悬梁锥刺股那股劲。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在上海,为了孩子能在上海中考高考而拼尽全力的父母真的太多太多了。 他们中有的像小雅爸那样,一把年纪了,基础又差,记忆力也不好,但是为了孩子硬着头皮上,拼尽考研究生。也有人为了孩子不惜定期献血,假日去社区做义工。 所有这一切努力,都只为了孩子能站得高一点点,能有机会看到他们少年时不曾看到的世界。 之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所有统计数据说在上海养个孩子到初中平均要花80万元。 这还是纯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像小雅爸这样花几万自己先去考个研究生造成的“间接投资”又有多少? 话又说回来,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对孩子来说真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精神财富。 小孩这种生物,你跟在后面拿鞭子抽,拿钱报补习班给他铺路,不如跑在前面给他领路。 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陪孩子考研,母子俩都考上的例子。 2019年,一位名叫原梦圆的49岁妈妈陪着儿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 这背后的道理,说穿了也很简单。十几岁的孩子自视甚高,父母早过了偶像期,左看右看不顺眼。 孩子心想老爸老妈基础那么弱,记性那么差,万一他们考上了,自己却考不上岂不是很丢人。于是每次但凡想偷点懒,看看父母一把年纪了还在学习,也就不好意思摸鱼了。 所以老爹老妈给娃报补习班的钱省点下来,自己考个证,考个研,给孩子做榜样的同时,顺手推开新世界的大门,它不香么? 无论小雅爸最后能不能申请到上海居住证,有他的这段经历鼓舞着孩子,可以预见,小雅的前途都不会太差。 说到底在哪里高考也只是个概率,优秀的孩子在哪都会闪光。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