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满怀激情跑到国外读博,原以为可以不忘初心,学成归来。现实却无情打脸。 选方向,本以为交叉学科,前途无量。可做到现在却发现进了死胡同。无奈面临毕业,只能水水文章毕业了。自己本身应担主要责任,但方向的跑偏(跟组里人差很多),实验条件(这个真的是没办法),导师的消极回馈(只管要paper,别的自己想办法)等等,在本领域没有任何成就感,让我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也让我丧失了科研兴趣,不想继续下去了。曾经一度抑郁+颓废,也看过心理医生,好在后来想开了,认清了现状,也和自己和解。但还是留有遗憾。 想听听大家的经历! 文科博士只剩下:美好的将来,并且与书为伴的日子。话说,我觉得每天读读有趣的文献,接触新鲜事物,生活还是挺滋润的嘛! 这个话题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同海外,交叉学科,非常前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先说导师的消极回馈问题。我觉得这是中国学生在国外存在的普遍问题,事无巨细的导师肯定也是有的,但是就我在国外的经验,其实欧洲导师大部分都不是喜欢给你做选择的类型,开始我也很焦虑,我也希望饭可以喂到嘴边,我导师是典型的,你已经做好了设计但是不知道应该选ABC,你问他他就只会说A哪里好B哪里好C哪里好,然后他们各自有哪些可能会存在的风险,然后就没了,你自己选去吧。也一度非常抑郁,睡不好,靠吃褪黑素和有氧,后来也养成了有规律有氧无氧交替的好习惯。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这其实也不都是导师的问题,可能就是中国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问题,我们本身就是习惯了,有人去confirm一下,然后再往下做的。但其实很多外国人都并不是这样,他们想到就做了,失败就再去试其他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说,你应该做这个,或者你最好用这种方法,就好像心里多了一道保险。 在读博士的前两年半,我都在不停的试错,但是最近一年,我慢慢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我真的就有了独立探索的能力。我是个文科和人工智能交叉的方向,然后就不得不去自己学习一些编程语言,然后学习一些机器学习,学了一些这这那那的AI周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近觉得也挺好的,大概从去年8月开始,到1月实验结束,数据都出来处理的差不多,赶上疫情开始写文章。 虽然我依旧不爱写文章,大概以后回去工业吧。但是这个过程里我都在不停的复盘自己的前半生,或者三分之一生。在这个复盘中,我发现了很多自己性格上的问题,包括父母对我的性格塑造的影响,包括我后期学校教育中形成的待人接物,包括我思考每一件事儿的逻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 我想,对我来说读博士的收获可能不只是某个project上的成果,更多的可能是对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探索,更是对我三观、性格、人生的反思和debug。我在人生debug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起码,我已经看见哪里报错了呀! 有句话说的没错,读博士,是一场修行。 一个可能有一定加成但不一定是很有用的博士学历。 一段感觉不读后悔读了又真的很难受的经历。穿上博士服的时候觉得自己肯定很开心。 多体验了几年的校园生活。 抗压能力,思考方式,对自己的认知及能力的改变吧。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可能我也没多大志向吧,觉得能毕业就已经非常开心了,至于别的真的不敢想,再说人生哪会没有遗憾呀,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 再说说最后剩下什么,有人说读博是一场修行,我觉得有道理,剩下的可能就是一种经历和成长吧,同在海外读博,这几年学会了一个人如何好好的生活,各种技能?心态?生活态度upupup,这些可能是在国内不管读不读博都得不到的吧,一生受用~ ,加油 作为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范进”,觉得真的是个好问题。当年懵懵懂懂的随大流跑到一个国家读博士,那时侯的成就是学会了“苟且”,一切为拿到学位服务,为导师服务,就为了可以留下找个好工作,可是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理论高度停止了,所剩的只有苟且了。于是,毅然断腕,跑到另一个国家换个专业从头再来,但这次发现居然有了一丝丝的情怀,原来博士并不仅仅是苟且,还有着为了科研的情怀。原来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还可以有的这样一种解读。很欣慰获得了新的认知又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激发了自己的兴趣和情怀...我是一个幸运儿,两次打开了博士这个潘多拉魔盒,第一次收获了苟且,第二次发现了情怀,希望在那个盒子里还有各种各样的五彩斑斓但永远不要有“boring”吧...谢谢...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