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厉”调控新政落地上海楼市现“急冻” 上海地产圈似乎流传着神秘的“三月魔咒”。从6年前颁布第一道限购令开始,每逢暮春之末,便会有调控将至的传闻。过去几年这或许只是一剂定时安慰,但今年3月25日“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靴子落地,则成为了一次精准应验。 事实上,这个消息已经发酵了一个月之久。几乎每个被房子击中心结的人都奋力转发着来源不明的信息,有的如往年一般经历了意淫降价的兴奋,有的心怀不屑地将之视作中介营销,而更多迫切希望在这座城市筑巢的人不敢大意地选择了提前购房,乃至刷爆了官方的网签系统…… 新政执行之后的上海滩更是一幅喜忧参半的众生相。非户籍人士购房必备的社保缴纳年限从累计2年提高到连续5年,二套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从四成激增到七成,限购资格审核流程从交易阶段前置到了签约环节……政策之手确实充满了镇静疯狂楼市的温情,却也让许多刚需人群望城兴叹。 而更大的悬念是,这个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整政策究竟能不能驱走春节后房价暴涨的魅影? 故事一 白领差点被逼回老家 25日上午,陆潇潇紧紧抓着手机,时不时点亮屏幕。往常只有当美国大老板偶尔莅临,负责对外事务的她需要张罗发布会时,神经才会如此绷紧。但这一次,她只是在等一个已经“事先张扬”的结果。 “经过这几个月的买房折腾,我承认自己心态也很复杂,就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24日晚上她17:00踏出陆家嘴金融圈的办公楼;17:20冲进地铁站,沿途在便利店买了一个三明治;18:30跨进位于松江新城的开发商网签中心门槛,被告知网上合同备案系统下午2点半就已经瘫痪死机;21:00抢修恢复后的系统仍然需要排队候位;23:50终于赶在新政落地的前夜完成了网签。 25日上午还不到10点,上海市政府关于房地产调控新政的新闻发布会尚未正式召开,拿到文字素材的现场记者已经将材料拍照传到网上,各种左边公众号右边开始疯转新政的条条杠杠。 “看到外地人在上海买房的社保缴纳要求从原先只要加起来满2年一下子提高到连续缴满5年,我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24日连夜网签,我们就被限购了,一切都是值得的。”陆潇潇说话间带着连月来难得一见的轻松。 和她一样争分夺秒的还有数千购房者。数据显示,24日上海一手房网上签约1776套,25日更达到了2495套。若以每套住房100平方米计算,两天的签约平米数就达到2月份半个月的销售水平。根据规定,新政即日生效,意味着25日前的网签仍可以按照旧政执行,25日“抢签”的客户则不得不抱憾而归。 陆潇潇告诉记者,去年11月眼看着房价暗流涌动,她动了置换的念头,“原先的小户型虽然位于中内环之间,但面积只有40多平米,生了宝宝以后,父母从外地搬来照顾,五口人实在挤不下。”早在去年11月初,这套房子就已经被买家接盘,谁知道因为交易过于火爆,买家自行前往银行申请贷款的材料被压在网点长达一个月,直到今年2月才批下贷款,她的置换计划因此变得相当被动。 在被二手房房主连续跳价后,她和先生有了回省城发展的想法,“我们当时的感觉是在上海换不到房子了,所以开始动用各种渠道在省城找工作,其间还在当地火速买下了一套公寓,其实已经做好了回去发展的准备。” 但最后涉险“过关”的陆潇潇还是决定留下。“我是学金融的,他是学化工的,在当地找工作都不顺利,去大公司往往要有强大的人情关系,去小公司又不甘心其和上海平台之间的巨大落差。”她对记者坦言,新政将外地人在上海购房的门槛提高到了“全国最严”,许多刚需被“错杀”。 据记者梳理,一线城市中,同样要求外地人缴纳社保年限达到5年的只有北京,但北京并不要求购房者已婚,而早在2012年6月上海就已经限制单身外地人买房;广州和深圳目前对外地人购房的社保缴纳年限仅为3年。 故事二 留学(微博)生称上海户口比美国绿卡还金贵 如果被新政限购,“踏空”的陆潇潇可能会离开上海,而对同样属高端人才的陈婷来说,是否回上海也成了两难抉择。8年前,她从复旦(微博)大学物理系毕业,曾通过欧盟项目留学欧洲四国,后赴美攻读天体物理学硕博,前不久刚拿到了费米国家实验室奖学金。 见到记者时,风尘仆仆的陈婷刚结束长途飞行,还在倒时差。“昨天见亲戚,大家都在谈房价,所以我刚回来也对新政了如指掌。”虽然是上海“土著”,但对于升级版的限购政策,她还是连连感慨“户口本比绿卡还金贵”,“在美国买房是不需要绿卡的,只要经济许可,负担得起房贷就可以。” 回国发展一直是陈婷人生计划的一部分,“美国的博士后项目是灵活的,随时可以终止,原先我理想的状态是适当的时间回母校拿教职,或者去上海天文台工作,但现在突然发现自己很可能‘回不起’。” 因为动迁的缘故,陈婷名下已有一套位于浦东三林的一室一厅,紧挨着父母家,但距离佘山天文台和东北角的复旦都有数十公里之远。“原先有两种想法,一是在单位附近再购置一套,但新政要求五至七成首付,难以承受;另一种方案就是置换,不过经过这一轮疯涨,上海住宅的性价比已经远远不如芝加哥,不可能不纠结。” 即将从达拉斯迁往芝加哥的陈婷告诉记者,费米实验室所在地距离芝加哥约50分钟车程,因为不堵车,比开车从上海天文台所在的佘山到人民广场时间还短,“在当地花40万~50万美元可以购买一套带花园的复式四室两厅,美国购房首付只要求一成,贷款审核的风控要求和上海差不多,大约月还款额可以贷到税后工资的1/2,但是因为有房贷抵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所以实际上每月的现金压力比房租还要低2/3。” 至少短期内,陈婷打消了回上海的念头。“在复旦附近想买一套60平米的老公房至少要330万人民币,价格已经触及非普通住宅的范围,首付七成意味着要拿出230万左右,因为没有在国内缴过公积金,剩下的钱只能问银行贷,按照新政,利率要上浮1.1倍,同样买房,在上海的生活压力会比在芝加哥更大。” 据悉,目前二套房首付成数方面上海新政也是“全国最严”,上海原先只要求首付四成,新政将普通住房首付提高到五成,非普通住房首付提高到七成,相比之下,北京、深圳、广州首付分别要求五成、四成、三成。 实际上,上海“普通住房”即将绝迹。按照标准:内环总价450万以上,中环总价310万以上,外环总价230万以上都算作非普通住宅。 “多年前我有学长读完博士回国,在高校拿到了教职,学校还有一定购房补贴,其实那个时候和现在比,工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上海房价已经天翻地覆,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陈婷对记者无奈地表示。 故事三 连环置换“撞车”新政 记者在采访数位购房者后发现,与许多被新政挡在门外的人相比,其实有惊无险完成交易的陆潇潇和名下已有房的陈婷都还算幸运,由于春节后的房价暴涨主要由置换型需求推动,所以“3·25新政”出台后,不乏连环交易触礁的案例。 来自第一梯队中介的葛荪雨就见识到了连环置换交易中的尴尬“夹心层”。“因为生了二胎,A打算卖掉自住小户型置换成学区房,有意向接盘的是一对外地小夫妻家庭B,学区房的卖家是中年夫妻家庭C,C也是置换,打算将名下一套学区房换成D名下的郊区连体别墅,‘新政’出来后,有两套房的C首付提高了30%,要求A优化付款方式,将首付提高到50%以上,但是A的上家B因为社保没缴满5年被限购,所以整个交易都只能推翻重来。” 葛荪雨告诉记者,以往这种复杂的连环交易并不多见,但因为当下置换型需求占主流,所以连环单越来越多,新政导致的不稳定性也越来越强烈。“如果是在一个中介门店操作的,还能开碰头会来协商,但这个案子里几张单子都是在不同的中介谈的,原本A和C已经收了定金,都没有网签,后续环节处理起来非常头疼。” 据记者了解,上海“3·25新政”首日逼近2500套的一手房成交量刷新了历史纪录,但其中有不少已经成功网签的购房者最终会因为购房资格不符合要求而被迫退房,未来几天上海可能出现大规模退房潮。 葛荪雨的另一重烦恼在于他自己也可能会被新政“挤出”。“限购以后,上海将进入成交淡季,基本今年全靠一季度的业绩来养活自己了。”他对记者分析,前期一轮置换潮让上海楼盘的“换手率”空前高涨,交易越冷清,这部分自住需求为主的房东越可能捂盘不动,这种恶性循环可能令成交量雪上加霜,引发中介的又一波关门潮,“实在没办法只好回老家。” 有业内人士援引数据称,去年3月底政府部门连发利好,将二套房贷款首付降至四成,还将个人住房转让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被认为是此前为楼市松绑的肇始,实行一年至今,以内环内的两个标志性高端楼盘仁恒河滨城和世茂滨江来看,按套数算换手率都达到了15%左右,中环和外环知名楼盘的换手率也在8%~10%,短期内卖盘可能更加稀缺。 记者查询发现,“3·25新政”发布后短短数日,上海一手房成交量已经出现“急冻”现象,周四即政策出台前一天成交面积达到最高点,为21.42万平方米,周六和周日分别降到5.92万平方米和4.15万平方米。如果和周五成交面积相比,分别下降67%和77%,和周四最高点相比,则分别下降72%和81%,和周一到周三平均成交面积相比,也分别下降21%和45%。 记者观察 上海“3·25新政”观察 上海为何出台“史上最严”调控政策? 除了限购和降低二套房杠杆,上海“3·25新政”内容还对投机炒作多有约束,包括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如果其交易对象为个人,也将严格按照限购政策执行;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限购审核将前置至交易备案环节。 “上海以前有许多不成文的潜规则来避开限购,比如在买一手房的时候付了全款,但故意拖延不办理房产证,虽然理论上对房产的拥有是以取得房产证为标志,不办理房产证也可能暴露出各种风险,但根据国情和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来看,业主只要实际入住,是没有人能够影响他对房产的所有和使用的,所以有些不满足购房资格的买家就钻了这个空子。”一位置业左边法律右边顾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是因为过去房地产交易执行的是限购审核在网签之后,现在先查限购资格再签交易合同是补上了缺口。 那么,上海管理层为何这次“动了真格”?楼市过热是最明显的原因。根据易居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上海纯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房)销售均价分别为元/平方米、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6%、24.2%,接连突破2015年11月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创下历史新高;成交面积更是同比增长77.2%、68.7%,相比2015年底同比增速提高了30~40个百分点,增幅惊人。 截至2月底,上海新建纯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房)库存总量为9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26.9%,环比下降6.2%。“从绝对值上看,这一轮上海房地产市场高温下的库存量接近2013年882万平方米的最低值,但在库存减少速度上,本轮明显快于上一轮,这从侧面也反映了本轮市场热度高于上一轮。”易居研究院院长丁祖昱对记者分析。 记者从一位地产圈高层处还听到一种分析称,去年3月底国家松绑房地产的初衷是为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但眼下楼市“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却令去库存陷入怪圈。“因为现在很多想在上海买房的非户籍人士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是卖掉了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子来凑首付,这样循环下去,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只会越来越萧条,所以不得不控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武汉、南京、深圳会在上海发布“3·25新政”的同一天宣布调控政策。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佐证了这种看法:2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但涨幅分别比上一个月扩大0.5、0.1和0.1个百分点,城市间房价涨幅差距正进一步扩大,一线城市和个别热点二线城市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 另一方面,记者也注意到,上海一直是执行限购最“积极”的城市之一。2010年9月29日,国家发布“国五条”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10月7日,上海就初次发布了沪版限购令,规定本市和外省市居民都只能新购一套商品住房;2011年1月31日,在国家正式颁布限购令要求一线城市严控房地产市场之后的第五天,上海就更新了限购令,要求非户籍人士买房必须缴满一年社保;此后,上海不断加码限购。 上海房价会不会大跌? 从管理层的调控预期看,新政颁布后希望市场变化呈现“三部曲”——滞涨、量缩、价跌,如今滞涨和量缩都立竿见影,但对是否价跌的看法却出现分化。 有从事房产政策研究的人士指出,滞后一期的房价指数对当期房价指数的影响高达98%,并且在12个月内,前期房价对现期房价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房地产市场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购房者预期,所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的关键也在于调整消费者的预期。 “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通过行政手段抑制需求并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的实质问题,长期来看政策没有很好的效果,若没有很好的退出方法,被抑制的购房需求得到释放可能会导致房价的报复性上涨。”该人士对记者坦言。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也认为,过往多年的实践已证明,需求端调控在长期是基本无效的,限购、提高首付比例、增加交易税等需求端调控手段,并未能制止过去5年的房价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以2010年调控周期开始为基准,上海房价5年仍然上涨37.6%。 而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楼市利好政策刺激不断,以往积压的购房需求确实得以集中释放,成交量迅速回升且达到近几年的峰值。其中,二手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上涨近一倍,其成交量2662万平方米是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1310万平方米的两倍,可见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之巨。 华泰证券撰文称,当前楼市呈现出更多的货币现象,但这一次的调控并未针对货币手段进行收紧,按照过去行政管控和货币管控同时收紧的时效性看,都在半年后出现楼市降温,预计这一次的降温时间将略有后移,由于需求限制,上海销量将出现下降,但在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支持下,房价变化将较小。 据悉,中国目前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高居世界第一位,M2与GDP的比值已高达1.9:1,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中有太多闲钱,而没有相应的实体经济来承载,泡沫由此而生。 “我们做过模型分析,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M2对房价指数的影响程度要比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大,但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比较高,对整个经济基本面影响较大,所以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放缓的大背景下,只能由各地因城施策,使用限购等政策限制房价。”上述房地产研究人士对记者解释。 不过,也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直接对记者指出,对于移民(微博)繁多的上海而言,严厉的限购政策容易造成制度瑕疵和道德风险,就一项公共政策而言有失公平性,也不利于长期人才输入,尤其是现在的调控很大程度上仍是限制刚需购买,而调控市场的根本还是应该尽快推出房产税等,增加投机持有的成本。(记者:劳佳迪)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3期)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