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推进“五个新城”建设,重塑城市空间格局。 市政协委员毛大立表示,“十四五”期间提出要新城发力,“五个新城”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和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积极配置更多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建设优质一流的综合环境,成为上海市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的新增长极和发展空间。 “十一五”的“1966”规划的九个新城,到现在2035规划中建设“五个新城”已经有20年。这些年来市郊产业园区建设成绩斐然,大学城建设夯实了市郊高质量发展基础,为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积累了一些经验。市郊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还是不高,比如在医疗设施、优质中小学校、地铁站的密度等等都还有差距。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人才基础,高层次人才紧缺,领军人才少,这些年人才引进上,无论是从中心城区迁移过来的,还是外省市来的新增人群,五个新城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是明显低的,中心城区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一般在80%,五个新城只有40%左右。五个新城还没有做到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人才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现在“五大新城”的规划大都提出要形成各类资源集聚、空间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适宜人居环境,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郊区现代化新城,推动产业、功能、形态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者融合。当下人才被誉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人才定义城市,人才引领发展,人才创造未来,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以往人才跟着产业资本走,现在是产业资本跟着人才走,所以五个新城建设当中,要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高度重视人这个核心要素,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要做到产城融合,更要产才融合。 为此建议,一是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汲取和培养人,把握新城建设规划中产业发展的机遇,大力集聚人才,着力集聚培养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加快重大科研基地、重点项目布局,加大对国内外各领域、各行业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力求在数量结构、数字等方面达到新的水平。 二是上海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研发中心落户新城,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入住市郊新城,增加户籍人口在常住人口的比例,支持五大新城建设。 三是推进新城地区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着眼于人才对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以人才友好型环境为需求,创造高品质生活。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