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不发派遣证的非全日制双证硕士。 类似于哪些银行只要全日制,上海落户就不能用应届生评分,国考省考会不会受限制? 谢邀。然而这个问题问的好像有点不是时候吧。关于【非全日制】的正式明确,文件是2016年9月,也就是几个月之前才下发的,应该是从2017年这一批录取的研究生才开始正式实施。考虑到大多数非全可能都是两年制,那么手上拿着【非全日制】学历的毕业生,最快也要2019年夏秋时节才能与大家见面。至于那时如何,以后如何,都还是未知数。所以现在讨论非全,并且上来就是讨论【缺点】而不是【优劣】,只能说,可讨论的东西不多并且本身题主和问题就带着偏见去看待这件事。而现在在讨论的,包括楼上有提到的,都是民间俗称的【在职双证】。虽然是在职取得,但证书是【全日制】的。与非全有本质上的不同。 关于非全,最近有两个回答,我转过来。里面包含了一些我对非全的认识: 如今在职全日制研究生的通道已经关闭,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在职取得全日制学历吗?-知乎用户的回答-知乎 关于2017在职研究生政策?-知乎用户的回答-知乎 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短期内,也就是在2025年之前,可能还是有它的缺点的。一方面录取难度(包括复录比,这一重要指标在全和非全同等划线后变得尤为重要)决定含金量,而非全的含金量在这个角度是一定低于同校同专业的全日制的。含金量低了,自然社会认可度就低了,因此学历就【不值钱】了甚至【不被民间认可】了。加上国内普遍对上学读书的固定认知——上学读书就要在学校里上课学习——导致非全更像是参加培训而不是进行教育。一方面是认知偏差,另一方面也是认知普及度。(有多少人还觉得读博士都是快三十岁还在上学读书的书呆子呐。这种感觉。) 但改革往往是个长期的事。非全未必就一定走下坡路成为在职党刷证的东西。毕竟对于很多实用性专业来说,理论知识的丰富并不一定代表更强的能力,而更多的实际经验往往更受青睐。全日制往往代表了更强的学习能力,更扎实的理论功底;而非全日制则代表了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甚至是更好的工作沟通能力及交际能力等。两者进行区分,用人单位自有取舍。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好事,甚至会改变人们对学历的盲从,从而真正重视工作技能的培养。 所以,还是要靠时间去检验。 PS:我个人是非全的强力支持、拥护者,尽管我是读全的。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