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废物”成了最近的热词。 起薪太低、工资赚不回学费、找不到理想工作、年龄焦虑……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个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小组中,不少留学生们分享着自己回国后的种种迷茫和困扰。 问题的确有不少,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看着看着,让人差点就emo(伤心、“抑郁”之意)了。 从“留学精英”的外在光环到不少年轻人自嘲“海归废物”,近些年,社会对留学身份的确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 当留学规模日渐扩大,就业市场逐渐成熟,海归身份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求职敲门砖,那些自以为归国后就能自动获得高起点、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逻辑已然不再适用。 现在,用人单位更多是基于企业发展和现实需要,综合评估应聘者的能力进行抉择,而不会因为一个海外文凭就“高看一眼”。 说到底,注重真才实学,是企业更加务实、讲求实效的体现。 就业市场祛除一味的“海归崇拜”,逐渐回归理性,其实也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 客观而言,留学生的确有获得国际视野、学习国外技术、体验多元文化等方面的便利。但这种便利是需要踏实去学习、认真去体悟的。 一些留学生若是怀着“镀金式留学”观念,以为只要留了洋,即便在课业上随便“划水”,最后一无所长,回国后也能轻松找到好工作,那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了。 破除“海归迷信”,把留学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PK,一切凭实力说话,对在国内踏实求学的年轻人来说也更加公平。 某种程度上,海归“贬值”的趋势,正是一些“留学僧”的焦虑源。在“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中,吐槽最多的便是“投入产出比”的失衡。 简单来说,就是入职收入跟巨额学费比起来“不划算”。对于这一现实,学生和家长其实要做好预期管理,校正过高预期,在清醒、理性评估之后再做决定,而不是头脑一冲动就盲目留学。 其实,“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虽然听起来有些“丧”,但却是一种积极的互助形式,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到留学生的现实困难,彼此提供建议,帮助海归实现更好的发展,也让考虑留学的年轻人有更全面的认知。 此外,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学费互免的海外交流项目,为避免不必要的留学花费,期待“到外面看看”的年轻人完全可以以此为过渡,在体验过真实的留学生活后,再作理性规划。 同时也要意识到,事业发展中,起点不等于终点,有些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显现的。对留学生来说,只要能力出众,功底扎实,最终都能闯出一番天地,实在没必要纠结于眼前的入职工资而自怨自艾。 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因工作不够“体面”、收入不够高而自嘲为“海归废物”的现象,也反映出他们面对相对窄化、单一评价标准的社会压力。 这一压力,直接体现在代际之间。 很多父母就表示,子女留学后的所思所想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比如,他们放着好好的高薪工作不干,却跑去开咖啡馆、当志愿者、学按摩……在话剧《杂音》中,旅美编剧朱宜就讲述了父母把女儿送去常春藤大学,最后却发现“不再认识自己孩子”的故事。 由于大学本身就是年轻人三观渐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留学生又身处全新的环境,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自我的探寻往往会经历较多变化。我在留学时遇到的一些朋友,就常常会分享自己是如何从执着于单一竞争赛道,转向更加遵从内心,乐于去做冥想、弹琴、去非洲拍狮子等“无用”之事的故事。 如果不知道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思维产生了何种转变,家长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沟通上的“断裂”感,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沟通、多交流,摒弃以物质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用更加开放、多元的心态接纳孩子的变化。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