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读到一篇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文章,写的是一位北京大学的海归“顶尖”才人许晨阳将“归海”,就是这位从美国回国就职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明星学者”,又将要返回美国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当终身教授,即“海归”又要“归海”。 文章介绍说,许晨阳北大毕业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短暂逗留犹他大学一年后,通过中组部“青年千人项目”,回到北大之后学术成果大爆发,迅速成长为代数几何领域的领军青年数学家,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学术报告,荣获2016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拉马努金奖,并被评为2017/2018年“庞加莱讲席”入选者,是当前唯一入选的中国学者。许晨阳在中国学术圈可以说是也顺风顺水,作为80后,已经收获了“杰青”和“长江学者”殊荣。 许晨阳图 如此这般为什么还要离开?理由呢?怎么回事? 文章写道这位“归海”自己申明不是负气离开,而且很感激“海归”后在北大所得到的礼遇和获得的荣誉,但也用极为克制的口吻说了三条意见,有网友跟帖评论:很客气,点到则止。 三条意见第一条是说,国内学界学风浮躁,举例说做科研太过于重视新闻报道,而不够在意学术界内行的评议,说白了就是为了出名,因为这可以带来很多实惠,比如各种“人才计划”、“科研项目基金”以及职称、待遇等,有“新闻误导学术”之嫌。 北京大学一隅 第二条意见是学术不端事件发生后不了了之,看不到及时处理的结果,比如核心期刊居然有273篇学术论文被撤稿。 第三条意见是年轻学者被鼓励申请各种项目基金,为此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科研或教学,而一些老辈学术大咖却为怎么花钱而费心劳神。 此外,徐晨阳还提到,现在的博士生“想的太多”,刚入校就开始琢磨毕业后如何找工作,就开始活动各种关系,与自己当时在美国读博士时不一样,那时候想的更多的还是做好功课和学术。 这篇文章还提及清华大学的一位“女海归”教授颜宁,从美国回国后任职于清华大学,据她自己说在各方面都得到关照,觉得自己像个“公主”,但还是决定接受美国大学的邀聘。 颜宁图 他们都说到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目前在科研领域,物质条件确实够好了,但在软件方面确实有许多不足。 事实上,不少“海归”学者,还不完全适应国内的学术体制和生态,即便是北大这样的国内顶级名校,许晨阳也直言不讳,与美国顶级名校的运行相比存在差距,而颜宁也常常会通过微博,犀利地批判国内学术圈的一些现状。 笔者联想到,近些年来,不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不惜重金从国外挖人才,多层级政府部门也制定有各种相应的人才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提供了很是优厚的物质待遇之后,还是出现了“海归归海”现象,是否应该引起应有重视?还有如何处理好对本土高端人才培养和待遇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